催熟西红柿能吃吗?关于西红柿的安全问题你需要知道这些******
西红柿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餐桌上颇受欢迎的一道食材。不过,西红柿也被各种流言缠身,网络有传言称“催熟的西红柿不能吃”“泛青西红柿有毒不能吃”,一起看看这些关于西红柿的谣言。
被催熟的西红柿食用安全吗?
谣言:随着技术发展,有些种植者在种植西红柿的售后会使用催熟剂,网络有说法认为,催熟的西红柿会影响身体健康。
真相: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文章称,人工催熟技术在果蔬农业领域广泛使用,尤其是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人工催熟的目的是加速果蔬生长和成熟,果蔬待充分成熟再采摘不利于长期保存和远途运输。乙烯利是最常使用的催熟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种植者只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生产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西红柿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另外,乙烯利易溶于水,消费者购买西红柿后食用前用清水浸泡冲洗就可以去除表面残留的乙烯利。
未成熟的泛青西红柿能吃吗?
谣言:网络有流传,未成熟的泛青西红柿含有毒素不能吃。
真相: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科普文章称,未成熟的西红柿中含有一定的龙葵碱,龙葵碱是一种有毒的生物碱,摄入体内后会对肠道产生强烈的刺激性,还会对动物的神经中枢产生麻痹作用,所以,未成熟的泛青的西红柿不建议食用,食用时最好选择成熟西红柿。
尖头西红柿是激素使用过量影响健康?
谣言:有消费者认为,尖头西红柿是激素使用过量,长期食用会中毒。
真相: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番茄研究室副研究员胡志峰在腾讯较真平台发文称,尖头西红柿可能是品种不同或是生长过程中出现畸形,目前没有研究证明食用尖头西红柿对人体健康不利。
新春走基层丨冰天雪地“冬”游热——甘肃文旅复苏一线见闻******
新华社兰州1月10日电题:冰天雪地“冬”游热——甘肃文旅复苏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郎兵兵、崔嘉琪、张智敏
峡谷绝壁冰瀑凝碧,高山雪道洁白闪耀,大城小镇冰雪盛会纷呈……入冬以来,甘肃各地冬季旅游持续升温,以赏冰玩雪为主题的周边游、短途游方兴未艾,众多旅游景区和滑雪场正在严寒中快步复苏。
这是官鹅沟景区冰瀑景观。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陇南市宕昌县的官鹅沟景区,夏日碧波荡漾的湖泊换上了蔚蓝色的“冰装”,悬崖峭壁上奔流不息的瀑布凝结成了壮观的冰瀑、冰挂,令游客赞叹不已,他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打卡,收藏这份难得一见的冰雪奇缘。
“听朋友说官鹅沟冬天特别美,还可以看冰瀑,所以周末特意赶过来玩。”1月8日,来自重庆的游客张易说。除了自然风光,景区内还设置了趣味滑雪项目供游客免费体验,眼前处处是欢声笑语的景象。
官鹅沟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罗刚介绍,今年官鹅沟景区特意打造了雪雕观赏、滑雪运动、冰雪旅游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周边市县及本地游客观光游玩。
这是第五届“相约乌鞘岭·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节启动仪式现场。天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月8日,第五届“相约乌鞘岭·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节启动仪式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乌鞘岭国际滑雪场举行。在活动现场,藏族姑娘们跳起欢快的锅庄舞,专业选手从海拔近2800米的高山翩然滑下,在洁白闪耀的雪道上留下优美弧线,让游客连连叫好。在游玩区域内,有双板滑雪、雪圈、儿童雪地摩托车等多种娱乐项目,大人小孩都能参与,其乐融融。
“我是第一次学单板,在教练的指导下,很快就入门了。”酒泉市游客陆星毓说,现场十分热闹,这次旅游总体体验非常好。
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董事长裴建宏说,近期甘肃多个市州都在举行冰雪文化旅游节,积极推介冰雪旅游项目产品,现场客流量都很可观,随着春节临近,返乡人员增多,冰雪旅游消费有望迎来一波小高潮。
1月1日,游客在岷县牧马滩首届冰雪旅游节上参观游览。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不仅城市周边和景区里的冰雪盛会热火朝天,一些县区通过发掘冰雪资源举办冰雪旅游节也渐成时尚。1月1日,定西市岷县牧马滩首届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在麻子川镇举行,冰雕城堡、彩色花灯及滑雪道等将昔日牧马滩装扮成了一座冬日童话小镇,当地人们竞相前来参加这场家门口的冰雪盛会。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介绍,甘肃策划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温泉、生态、乡村、体育、康养、民俗等冬春季旅游优质产品,满足群众冬春季出游需求。同时也大幅释放政策优惠,敦煌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平凉崆峒山等330多家景区推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和免门票开放,占全省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5%。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日期间,甘肃共接待游客2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全省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回暖复苏态势。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